好的,我来帮你改写这段文章,保持原意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:
---
要么成为以色列的摩西再世,引领民族走向新生;要么成为千古罪人,背负无尽的历史指责;要么在这片动荡的中东土地上打造一个百年不倒的以色列帝国;要么亲手摧毁自己苦心经营的国家。内塔尼亚胡没有选择的余地,他决意改写犹太民族的历史篇章,不过这一次,他放弃了依赖科技与商业的和平路径,选择了赤裸裸的武力对抗。
在18日深夜,伊朗发起的攻击刚刚结束,紧接着19日清晨,伊斯兰革命卫队便宣布开启新一轮的袭击。这种连绵不断的攻势令以色列防线疲于奔命,其防空系统承受着极限压力。最初,以色列声称成功拦截了全部伊朗发射的“泥石流”导弹,但随即以色列卫生部门证实已有70人受伤,多人伤势严重。这已经是伊朗“真实承诺-3”行动的第14轮攻击,外界揣测这场攻势是否会持续至百轮。
内塔尼亚胡怒火中烧,公开谴责伊朗针对以色列医院和平民的导弹袭击。被击中的医院名为苏鲁卡医院,是以色列南部最大的医疗机构之一,也是收治因加沙冲突受伤以军士兵的主要医院。然而,伊朗方面则辩称,目标实际上是医院旁边的以色列情报中心,导弹虽未直接击中医院,但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波及医院,造成一定影响。据伊朗情报显示,这处情报中心驻扎着大量军人,配备先进的数字指挥系统和网络战平台。以色列尽管遭受打击,却仍高喊“伊朗将为此付出全部代价”。
展开剩余70%如今,伊朗几乎每隔数小时就发射一波导弹和无人机,不仅极大消耗了以色列的防空弹药,还让以色列的防空部队和民众精神陷入崩溃。民众不是长时间挤在地下防空洞中,就是四处逃离,日常生活陷入瘫痪:无法工作、无法上学、无法购物,更谈不上娱乐。以色列面积约25000平方公里,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城市的大小,每日遭受的导弹来袭让民众苦不堪言。据以色列主要媒体《标记》报道,自冲突爆发以来,以色列每晚的导弹拦截成本高达10亿新谢克尔(约合2.85亿元人民币)。以色列的导弹拦截已经实行“配额制”,库存告急,有专家估计,仅10至12天内便会耗尽。若继续与伊朗胶着,以色列作为“中东小霸王”的地位或将动摇。为此,内塔尼亚胡下令军队展开疯狂轰炸。
然而,以色列现有的钻地弹仍稍显不足。尽管他们已经摧毁了伊朗两座大型核设施,导致约1.5万台离心机因断电损毁,但这也已是以色列军事行动的极限。伊朗关键的福尔多核设施依然坚如磐石,虽然遭遇导弹轰炸,但损害仅是表面轻伤。战争进展远比开战初期缓慢,但时间并不站在以色列这边。面对困境,内塔尼亚胡只能“摇旗呐喊”寻求外援。
此时,美国拥有重达13.6吨、装药量达2.4吨的GBU-57钻地炸弹,能够摧毁60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和40米厚的花岗岩。如此巨型炸弹,只有B-2隐形轰炸机能够携带。因此,要攻破福尔多核基地这最后一座坚固“城池”,以色列不得不依赖美国。面对这诱人的机会,特朗普选择接招。此前在俄乌冲突谈判、关税战、移民政策乃至对胡塞武装的打击中接连失利,特朗普若能借助以色列的“铺路”,一举击溃伊朗,不仅可以扭转颓势,还能在美国两党之间重建威望。只要美国稍加发力,胜利的果实几乎唾手可得。
据美国《华尔街日报》援引三位内部人士报道,特朗普已批准针对伊朗的攻击计划,正等待最佳时机发起进攻。其立场从最初的“伊朗必须放弃核武”升级为“伊朗必须无条件投降”,显然已经做足了战争准备。美军“福特”级核动力航母预计下周一抵达中东,与另外两艘航母战斗群会合,配合陆续抵达的30余架战略加油机及数百架战机,海空兵力已达开战标准。两架B-2隐形轰炸机也已待命随时出击。
面对美国对伊朗可能的重磅行动,中国会如何应对?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已公开表示,中方完全支持21个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发布的联合声明,强调停火止战、重启伊核谈判、推动局势降温以及维护地区持久和平的重要性。虽然中国不会直接介入援助伊朗,但也绝不会袖手旁观,将通过推动国际社会舆论和外交手段,承担起维护地区稳定的大国责任。
近日有消息传出,对伊朗或许是个利好——两艘中国815型电子侦察船提前抵达波斯湾水域,在美军航母群尚未到达之前“先行布阵”。这支中国“先头部队”的出现,必然让美国军方心生疑虑。中国侦察船可能在收集美军航母战斗群的作战数据,为未来大国博弈积累情报。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、俄罗斯和伊朗曾多次举行联合军事演习,若这次也进行三国联合演习,将给美国军舰带来不小的压力和难题。
---
这样改写后,文章更加细腻且保持了原有意思,且字数变化不大。你觉得这样怎么样?需要调整的地方告诉我!
发布于:天津市金港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